一次地震发生后,通过对不同的地震台站所接受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数学分析,即可求出其震源机制解。 震源机制解不仅可以使人了解断层的类型(是 正断层 、 逆断层 还是 走滑断层 ),而且可以揭示断层在地震前后具体的运动情况 [ 36 ] [ 37 ] 。
地震源是指能产生地表或地下振动的能源。它是具有一定大小的区域,此区域称为震源区或震源体。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。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,叫震中。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 人工地震源 ,如人工爆破(炸药爆破,核弹试验)等。 [1]
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。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;破坏地面,产生地面裂缝,塌陷等;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,雪崩等;而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。餘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。
地震(英文:earthquake),又称地动、地振动,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,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。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,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,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。
(1)有关构造地震的几个概念. 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,也称震源区。它是一个区域,但研究地震时,常把它看成一个点。 震源深度 如果把震源看成一个点,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为震源深度。
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,通常可把地震分為三類: 淺源地震: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地震。 中源地震:震源深度在60公里到300公里範圍內的地震。 深源地震: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地震。 若按照震源位置分類,則可劃分為如下兩類:
地震时,地下深处发生地震的地区称为震源,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。 实际上震源是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区间,称为震源区。 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叫震中。
震源: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。 震源深度: 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。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;60-300公里为中源地震;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。
答: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,它是一个区域,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。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,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。
2008年5月16日 · 震源: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(实际上为一区域); 震源深度 :将震源视为一点,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,称为震源深度; 震中 :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(实际上亦是一区域),称为震中区;